点击上方“蓝色字”可关注我们!
林升简介
林升,1975年农历三月初三生,号半石居士,从晋山房,曲石山舘。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,新余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,新钢书法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,鄱湖印社副秘书长,江右印社社员,南越印社社员,东隅印社社员,中国佛像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。
创作手记
持灯临圣教着意摹古印口 林 升其实,我爱上书印,都是极其偶然的事情!记得我正读初三,班上有位汤姓同学带来两本书法杂志,巧不巧的正好介绍天下第一行书–兰亭序,我瞬间就被迷住了,一遍一遍地在黑板上临摹其中的神龙本兰亭序,虽不得法,乐在其中!于是暑假中如饥似渴地翻看书籍,得知了楷书四大家“颜柳欧赵”,却因年轻,颜柳赵被我放弃了,独独选择了欧体。苦于无名师的指点,从最初的一笔一划,确实下过一番死功夫:但凡不会的,先双钩再填墨后临写,如此也稍具规模了。时光悠悠,却发现越写越死。正好读了书史理论,对米老的意见深以为意,于是改弦易张,竟然学起了褚雁塔。又得知褚出于二王一脉。于是,为了改善自己拘谨的写法,自不量力的我又临习了二王法帖!虽研习至今,功夫见长缓慢,却依然无怨无悔!而篆刻更是玄妙,竟是由一块小泥巴的勾引,令我沉醉至今!记忆中最深的是2000年左右,我疯狂迷恋上了刻印。没有石料,只好在铁轨边捡拾遗落的白云石,虽不中刀却也晶莹可爱,于是挑挑拣拣,就在班组门口水池边打磨。古有书圣临池尽墨,而我那几年池水尽白!但接下来的一个工程,让我中断了十余年的修炼!白驹过隙,人生匆匆,每念及于斯,悲亦由中起!直到2015年,在吴利国、胡艳群、傅涛老师,尤其是上饶杨剑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下,怀着归零心态,重拾刀笔,重装上阵,夜以继日,潜心修炼,先后获得了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、鄱湖印社社员、江右印社社员。而身边、微信里师友的批评指正,亦是我前进的动力!一饭一粥,俱是恩德,吾自当铭记在心,在此一并谢过!或许很多人不以为然,于我却是不小的激励,自当勇猛精进而已矣!顾城诗云: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!每天的夜课就是我的快乐时光:或读书、或课古、或临池、或挖石、或拓款,优哉游哉,醉酣其中,不期然又至深夜,掩卷沉思:习书刻印,个中滋味,如人饮水,甘苦自知!因而凑得五律为结语:
都云习书苦,满桌石生辉;
着意摹秦印,无言倚木扉;
持灯临圣教,把盏品幽微;
他日心安处,乘风带月归。
林升篆刻作品欣赏
约稿启事当初春的河流解冻,山间清泉叮咚流入你的心田;当雨巷中,撑着油纸伞像丁香一样的姑娘向你走来,你是否一直期待?当你驴行于被人遗忘的古村落,夕阳西下,你看着久违的炊烟袅袅升起,你的心底是否感到悸动?……此刻,你是否迫切需要一支笔?一支书写灵魂、书写远方、书写春秋的笔?那么,来吧,朋友!让我们一起迷失在《袁河文艺》里——做她的情人!
投稿须知
来稿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,正文用宋体五号字,正文、照片用附件的形式上传,文末写上作者个人简历、通讯地址、联系电话、微信号。投稿邮箱:[email protected]赞赏:赞赏一律归作者
袁河文艺编委会刊头题字:吴利国
顾 问: 李 前
主 编: 吴利国
执行主编: 王良圣
副主编: 吴惠强
黄丽英
编 委: 敖勇珠 陈满生 黄丽英 刘文光 刘春梅 王良圣 吴利国 吴惠强 周小妹